在城里买房,户口迁出农村后,老家房子与土地可以一起处理,也可以分开处理。在这里,我来梳理一下,如果是分开处理,该怎么办。
第一,关于房屋
无论村民是否将户口从农村迁出,农村宅基地上房屋依旧属于村民所有。只要房屋未毁损灭失,也即房屋存在的,村民就对相应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村民可以维修房屋,但不能翻新重建。如果房屋毁损灭失,村民对宅基地就不再享有使用权。因此,村民将户口迁出农村后,房子还是属于村民的。此时,农民朋友可以:一是,将房子出售。如果村民迁出户口之后,很少回农村,又不想维护农村房屋的,可以把农村房屋卖出去。二是,将房屋出租。现在国家鼓励盘活闲置宅基地房屋,村民可以将房屋租出去,收取租金。
第二,关于土地
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户口迁出之后,农村土地该如何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即:“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可以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也就是说,户口迁出农村后,村民对原有承包地仍享有承包权。此时,农民朋友可以:一是,将承包地流转出去或租出去,自己不用耕种,收取租金;二是,把承包地退还村集体,获取一定补偿。
总之,根据当前的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农民户口已经迁出农村,自己在农村的承包地是可以不用退出的。而且农村原有房屋只要未倒塌,所有权还是归农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