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第三方持牌支付机构乐刷支付清算信息(下称“乐刷”)可谓麻烦缠身。
一面是暴涨的POS机费率引发用户不满,另一面是接连不断出现个人消费者反映POS机存在押金不退等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与不少消费者的交流过程中,北京商报更是进一步了解到,乐刷合作代理商此前还曾以办理信用卡为由推销POS机,宣称免费办理机具,不需查看营业执照;在实际刷卡过程中,系统甚至会为用户自动匹配到附近商户,通过变造交易来规避风险。
涨价质疑、押金争议、违规刷卡、推销乱象,这些行业沉疴对不少支付公司来说实则并不陌生。而此次置身舆论漩涡中的乐刷,又是否真如消费者所述?对此北京商报也第一时间采访了乐刷公司,获得了后者的独家回应……
费率涨价风波发酵
“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私自调整费率,白白损失很多钱,要求退回所有涨价金额”“押金没有按规定时间退还,费率在没有任何短信通知的情况下,私自调高三倍费率”“没有没有短信,私自涨费率就是属于欺骗”……虽然乐刷POS机费率上调一事已有时日,但从最新市场言论来看,消费者的不满几乎跃然纸上。
12月7日,关于“乐刷公司上调POS费率至1.5%+3”的消息传遍了支付圈,北京商报亦发现有POS机代理商在朋友圈发文称,乐刷POS机于12月7日零点起,已正式将所有产品上调费率至1.5%+3,相比之前费率着实高出不少;甚至还有部分代理商借此打出广告提醒用户更换机具,宣称“十万火急,乐刷刷所有产品调价,建议还在用乐刷的停止使用,速速找我更换机器”……
1.5%+3是什么概念?调价后市场反应为何如此之大?北京商报采访多位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到,此前乐刷POS机刷卡费率大多在0.55%-0.6%左右,以刷卡1万元,费率为0.6%的POS机为例,一般需要支付60元的手续费,若涨价到1.5%+3,用户则需要支付元的手续费,费用高出了2.5倍甚至近3倍。
反应更激烈的是用户。近日,就有一湖北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讲述,之前用乐刷刷POS机,费率一直是0.58%,但从12月7日突然涨到1.51%,而这期间,他并未收到任何或短信通知,在他交易的系统页面也未曾有任何提醒。
这一涨价变化有他的交易记录为证。根据该消费者向北京商报提供的交易详情,其此前交易的一笔刷卡支付,显示“交易成功35.23元,交易类型为刷卡支付,交易时间为2022年10月28日,最终结算金额为31471.63元”,以此计算,刷卡费率约为0.58%;而其最近的一笔中,显示“消费28000元,交易类型为刷卡支付,交易时间为2022年12月7日,最终结算27577元” ,从最新交易来看,刷卡费率确实涨高至1.5%以上。
图片:受访者提供
类似的情况近期发生不少,北京商报在黑猫投诉、百度贴吧等多个平台发现,截至12月15日,不少用户对乐刷涨价情况表示不满,其中大部分投诉原因主要提及涨价费率过高、提前未有明确告知导致手续费受损等。
针对费率涨价以及是否提前告知这一问题,北京商报向乐刷方面采访,未获得后者明确回应。
不过一知情人士告诉,乐刷此次涨价行为并非突然涨价,也并非是在未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其曾提前发过涨价通知,有可能是因渠道力度问题,没有广而告之导致很多用户没有看到,所以导致后者误以为机构是突然涨价。
虽说有通知渠道,但截至涨价后当天,北京商报未在乐刷公司官网找到相应通知,从用户使用的交易系统来看也未有提醒,另外咨询涨价一事,对方也表示并不知情。
此次涨价具体又是何原因?前述知情人士补充道,“支付行业很难,事实上现在很多机构都在涨价。乐刷此次涨价不是为了涨而涨,而是为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所以会有一些业务调整的考量,可能在部分用户端感知情况来是POS机在涨价,但这实际是机构整个业务在进行转型” 。
“今年以来,支付行业费率涨价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说是市场竞争及大环境多方影响下的结果。”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支付行业的监管不断严格,关于代理商户违规的处罚案例也比较多,监管从严,降低了支付终端的乱象,一些为了争夺市场进行的补跌以及违规模式难以持续。另外,近些年疫情等因素下,部分支付机构经营上遇到压力,通过涨价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经营情况。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则指出,一般来讲,常规的线下收单和线上支付服务手续费费率,还是以0.6%-1%为主,不同的行业和场景收费费率略有差异,这样明显的涨幅需要明确是用于什么样的消费场景,他同样认为此举或与今年线下收单行业不景气有关,成本支出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提高支付费率成为机构最直接的增收办法。
不过,王蓬博也提到,中国收单行业费率全球最低,利润越来越薄,加上条码支付兴起后又挤压了真实商户端的交易规模,一定程度上来说,线下收单机构涨价也在所难免,涨价后短期内有利于增加自身收入,业绩向好,但长期看也可能会造成商户流失。但总体来说,对商户肯定要提前告知,毕竟商户实际上是对费率最敏感的群体。
押金刷卡问题何解
拔出萝卜带出泥。除费率上涨告知问题外,乐刷面临的当务之急还有押金争议和刷卡风险。
北京商报在采访中遇到多名乐刷POS机用户反馈,其在此前遇到乐刷POS机代理商推销,对方主要以办理信用卡为由推销办理POS机,当时宣称免费办理,不需查看营业执照,更未提到入网审核,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扣除了299元押金费用,至今想退但无人受理。
另有商户同样称,早在2019年开店时就遇到乐刷业务员推销POS机,但其中同样存在239元的押金问题,当时宣称刷够一定金额给予返还,但至今三年仍未退还。
“收到之后,业务员就让我刷了299元,业务员当时说是秒到,但结果到现在一直都没到账,人也不上了。”“用办信用卡的名义,强行忽悠办理POS机,收完钱也不退还。”从用户反馈的情况来看,类似的问题已经在不少商户甚至个人消费者身上发生。
从北京商报采访的多位乐刷刷用户反馈来看,其当初办理POS机主要用途为自用,通过信用卡刷卡用以资金周转,从其办理的过程来看,用户办理POS机不需经过严格的特约商户资质审核,也未有任何资料证明及相关培训,仅需输入个人身份证号就可。
图片:受访者提供
而在业内看来,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及到违规。正如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对于自然人支付机构肯定不能直接销售POS机,原则上讲,个人即无其他属性的自然人,是不能办理用户银行卡刷卡的POS机的,必须是有经营行为和消费场景的商户才能办理POS机;无营业执照的小微商户可以通过个人的身份证件,再加上经营场所等一些辅助的证明材料,才能发展成收单的小微商户,收单机构才可为其提供基本销售日常经营的收款服务。
“所以直接对纯自然人销售POS机且不是用于正常消费就会涉及到一定程度的违规。对于代理商这种操作,支付机构肯定也负有监督责任。”王蓬博说道。
除了资质审核虚设外,系统甚至还会为刷卡行为变造交易,不同金额还会自动匹配不同的消费场景。以前述湖北地区消费者用户提供的交易截图来看,其刷卡28000元,交易显示为在当地某黄金店,而刷卡35元,这笔交易显示在当地某珠宝店,但这些实际交易,其实都是在通过信用卡刷卡。
这种 “匹配商户”的方式,其实是行业内常用的刷卡手段,主要试图通过变造交易来躲避资金监管。但在业内看来,这种操作模式,或已涉及到违规。
正如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强调,目前,部分市场主体变造交易的手段不断翻新,导致交易信息难以还原真实消费场景,不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投诉纠纷,甚至还为不法分子借道转移违法犯罪资金带来可乘之机。
目前,信用卡刷卡涉嫌违法行为,使用POS机刷卡犯罪亦量刑明确。另一接近监管人士也同样向北京商报强调,“POS机入网审核必须保证为商户,这样没有经营特征、由个人乱刷的套码刷卡行为,已经属于严重违规,监管方后续也将进一步加强措施打击”。
谁在收押金造交易?
近日,针对多位用户反馈的押金不退、以办卡名义向个人推销POS机,以及系统是否为刷卡行为匹配交易等问题,北京商报同样向乐刷公司进行了采访求证,后者回应称,“前述所涉情况存在严重失实,包括不限于我们从未向任何用户收取押金,也不存在个人业务员推销相关产品的情况。乐刷始终将保障商户和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工作出发点,以合规经营为前提,积极谋求业务转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义道路,以实际行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
与乐刷公司回应一致的还有该公司官方,北京商报以办理POS机为由向其咨询,后者明确告知目前已经不再生产针对个人的POS机,申请企业版需要具备营业执照和经营门店,当进一步提出能否个人申请用来使用信用卡时,该称POS机与信用卡无关,且官方已经无法提供,若有需求可以直接服务代理商看是否有存货。
从多位消费者反馈来看,大都把此次POS机押金问题指向了持牌支付机构乐刷;不过从乐刷回应以及多位行业人士来看,其中的代理商展业亦存在不小的责任。此外,北京商报尝试对代理商人员进行采访,但多位用户均告知给其推销的代理商人员已经失联。
“一般展业方会采用首刷押金冻结的方式来回收POS机的硬件成本,所以用户首刷的押金没有到账应该是支付机构或者代理商扣留了。如果始终没有向用户退回该押金,可能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告诉北京商报。
不过,前述知情人士则指出,“乐刷从业来从不收取押金,但是也不乏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一些其他品牌打着乐刷的名号在推销的过程中收取押金,之前其实就有类似案例;另外在支付行业也确实不排除有一些代理商在展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太规范的行为,乐刷一旦发现有相应违规行为,会第一时间对代理商作出清退,并会要求其对用户做好后续工作”。
王蓬博则说道,“押金不到账有可能是线下代理商虚假宣传所导致,为了诱导持卡人办理POS机,增加销售业绩”。
目前,支付行业外包市场鱼龙混杂。在业内人士看来,POS机展业乱象不止,除了支付机构管理漏洞外,也应该追责相关外包服务商责任。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POS机服务,应该明示刷卡行为存在违法违规风险,并且对POS机使用过程中的虚构交易、违规刷卡行为进行监测和制止。
多管齐下加强合规治理
多个展业风波前,其实乐刷公司自身也曾被监管开过巨额罚单。
此前的2月7日,央行上海总部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乐刷由于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四项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1004万元,并责令限期改正。
虽是2022年披露,不过乐刷公司告诉北京商报,此项处罚系央行2020年对乐刷开展综合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结果。乐刷已于当年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对照监管各项要求,全面深入自查整改,制订详细改进计划,并在保证业务平稳运行的同时,及时完成了全部问题的整改工作。
“我们将以此为戒,积极贯彻落实监管各项要求,健全公司治理,升级系统能力,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经营的合规水平。”乐刷公司称。
事实上,不仅仅是乐刷公司,近几年,多家支付公司收到巨额罚单,合规隐忧凸显。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第三方支付领域业务竞争激烈,一些支付机构面对经营压力,在特约商户准入和管理上可能有所松懈,但实际上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对于后续机构合规治理,此前的监管通知已经明确,即对于支付机构的特约商户管理有四点要求,一是严格特约商户审核,二是严格受理终端管理,三是强化收单业务风险监测,四是健全特约商户分类巡检机制。
李亚认为,支付机构后续首先还是应从制度方面进行规范,例如针对风险较高的交易类型,要制定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对特约商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特约商户检查制度等。
其次,应根据制度细化落实各项措施,例如建立收单交易风险监测系统,建立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等,借助科学手段加强收单业务管理。
最后,应警惕各项红线,机构不得挪用特约商户待结算资金,在发现特约商户发生疑似银行卡刷卡、洗钱、欺诈等风险事件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建议支付机构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相关人员的风险合规意识,同时聘请专门法律顾问团队,做好事前预防和风险处置。一是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二是成立合规风控部门;三是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李亚说道。
王蓬博则称,支付机构还是应该严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比如《支付受理终端管理条例》的前提下,和银行形成联动机制,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强化代理商管理。
丨刘四红
丨张兰
图片丨乐刷公司官网截图、受访者供图、黑猫投诉平台截图、视觉中国、壹图网
央行授权,银联认证,正规乐刷pos机 免费申请POS机,费率低至0.38%秒到账 服务热线:18127011016,微信客服:1292496908